“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
本届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的表现令人欣喜
观众为冲金欢呼的同时
也在赞叹队员们的“战衣”固若金汤
超越、反超越,压线冲刺
短道速滑比赛情况瞬息万变
速度与激情的同时危险也并存
这就要求比赛中使用的服装必须具备防切割功能
被队员称作“战友”的短道速滑服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速滑服的功能与分类
在短道速滑中,服装作为高性能的运动装备,不仅能保持身体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利于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发挥,还可以避免外在的伤害,有效保护运动员的生命安全。
短道速滑服分为比赛服和训练服。
比赛服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滑冰效率,其特点包括:
•吸湿性良好
•注重流线型设计,减少空气阻力
•保暖,可保持运动肌群的温度和弹性
•轻便弹性,不妨碍技术动作,利于发挥
训练服的主要作用是针对技术动作的提高及强化,其特点包括:
•吸湿透气,避免身体产生闷感
•弹性面料,不束缚肢体伸展
•符合人体工学的流线造型
•符合空气动力学,降低风阻
面料对速滑服的影响
最初的短道速滑服采用普通弹性面料,由于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国际滑联建议运动员穿着防切割服装。
早期的防切割服面料厚重,影响动作的施展和水平的发挥,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研究,短道速滑服越来越轻便舒适,针对短道速滑服面料的研发也趋于成熟。
常见的短道速滑服面料分为三种
一、丙纶/氨纶混纺织物
织物弹性好、重量轻、表面光滑,能够紧密贴合身体。
二、芳纶纤维(聚苯二甲酰苯二胺)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纤维)
具有强度高、密度低、抗切割性能强的特点。
三、防切割短道速滑服
防切割短道速滑服有两种,一种为全防切割,一种为半防切割。比赛时一般穿着全防切割比赛服,训练服多为半防切割形式。其中一些部位必须采用全防切割材料,如颈部、腋下、胸部、裆部、腘窝、脚踝等大动脉所在的部位。
结构对速滑服功能的影响
在速度滑冰服装结构款式设计中
•插肩袖分割线避开沟带处,以满足肩关节的活动。
•立领贴合颈部曲线且高度适中,在滑行时不会阻碍运动员颈部前屈的同时防止运动员脖颈受伤。
•袖肘上部沿皮节线及皮肤滑移方向曲线分割、手指扣呈袖口形式,能避免袖口的滑移,保证摆臂动作的完成。
•后腰分割线为流线型,可以减小对衣服臀部的牵引,便于运动过程中的前倾和拉伸。
•膝盖和膝窝特殊的分割线,以满足膝关节的屈曲,便于填充软垫进行护膝。
•大腿内侧及膝窝部位拼接低摩擦材料,可以提高腿部运动灵活性。
•裤子的接缝转移至腿部后侧,以保证大腿内侧低摩擦材料能够发挥有效作用。
本次中国短道速滑“战袍”背后的黑科技
作为冰雪运动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我国冬季运动高端比赛服装大多依赖进口,缺乏高科技、尖端比赛服装的自主研发体系。
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短道速滑“战士们”穿上了我国自主设计的“战袍”,其中包含很多高科技的属性,就浓缩在“快、护、暖、美”四个字之中。
快
短道速滑是竞速类项目,比的是速度,这就要求比赛服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运动员发挥速度优势。速度要提上去,必须要考虑综合减阻,对于运动员来说,0.01秒的差距可能就是能否上领奖台的差距,或者是领奖台顺序的差距、世界纪录的差距。因此,比赛服的面料、特殊肌理结构、背部的结构线等,每一处细节都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研发团队做了大量的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才得以确定的。
护
“护”,主要涉及训练比赛过程中服装装备的保护性能。
传统比赛服是双层结构,是局部的防切割,双层结构的比赛服较重,会加剧运动员体能的消耗以及影响自身的伸展压缩不利于很好的滑行。
所以科研团队研发了单层结构的防切割比赛服,单层结构的比赛服伸展性好,压缩能够促使运动员在高速滑行的时候力量得到爆发。材质方面,科研团队使用一种特殊纱线,这种纱线轻,强度高,甚至比钢丝的强度还强15倍,对于防切割具有极好的效果。工艺方面,科研团队采取多种新的分割,比如在运动员的滑行过程中,运动员有俯身的动作,在弯道的时候容易滑倒,科研团队在比赛服后背处采用的U型结构能够对运动员有一个很好的支撑性,减少滑倒的几率。
暖
“暖”是冬季项目的普遍需求。低温容易造成体感温度低,会影响了运动员训练。因此,所有冬季项目装备都需要“暖”。这主要是通过提升纤维保暖率和使用主动加热技术两种途径实现。
研发团队针对性地研发了“堡垒”综合保暖系统,集防风、防水、透气、耐磨多功能高效保暖于一体。应用该系统的装备包含主动电加热护脸、马甲、手套、袜子、坐垫。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这套设备可持续作业180分钟以上,全方位保护人体。
美
每一个项目的服装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形象,短道速滑上一道道红色闪电令人印象深刻。除了速度上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另一项冰上运动——花样滑冰,则以运动员柔美细腻的冰上姿态,带给观众另外一种视觉享受。而花滑选手的服装就更能帮助他们展现自己的翩翩舞姿了。
在花样滑冰这个比赛项目中,美表现得尤为突出。每一套比赛服根据音乐主题、舞蹈设计,融合服装高级定制元素,按照运动员身体尺寸定制。据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项目总负责人刘莉介绍:“我们有一件比赛服采用了苏绣工艺。绣娘们花费了250个小时,将针距缩小到正常的1/5,一针一线地绣出了华美的效果。运动员穿着这件衣服在冰场上翩翩起舞,成为全场焦点。”
科技助力冬奥
人心鼓舞士气
跟科博士一起
继续为中国队加油吧!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资料来源:Jumbox Tech、ITD纺织品设计创新团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分享
点点赞
原标题:《为什么冠军说“短道速滑服就像我的战友一样"》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