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球星的粤语译名火了!“碧咸、尼玛”,全猜中算我输~

这个应该比较简单,毕竟名字中带“C”的球星并不多,很容易就能猜出这是C罗。

美斯

在粤语中,“慌得一批”的梅西被称为“美斯”。其实仔细看,这发音和梅西的原名Lionel Messi十分相似。

尼玛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不是骂人!这不是骂人!这不是骂人!

巴西球星内马尔的名字通过粤语读出来,与普通话的“尼玛”有着奇妙地相似之处,这一读音也让不少网友发笑。

汤马士·梅拿

阿古路

普巴

对照一下内地和港式的翻译,是不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据说粤语因为有九音六调,所以比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更贴近的音译外文。

君君马上让广东的童鞋读了一遍,果然粤语读法更接近英文的原音…

除了这些跟内地翻译相差甚远的译名,香港还有很多有趣的外来词汇呢~

很多人不知道港人经常提到的“荷里活”是啥,其实就是Hollywood的粤语音译版!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的英语普及程度较高,粤语里面广泛使用英语外来词的情况也极为普遍。

有些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融入粤语,成为粤语词汇的一部分。

比如,贴士(tips)、巴士(bus)、的士(taxi),以及上面说到的荷里活(Hollywood)等。

一些英语词汇的发音被直接粤语化以后,念出来和粤语无异。

在人们长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很多英文词就这样慢慢本地化,成为了粤语词汇,甚至也被普通话所引用。

比如让吃货们流口水的各种水果班戟…它对应的英文其实是…pancake(薄烤饼)!

还有我们常见的香港明星的拉阔音乐会…

用普通话很难理解“拉阔”是什么,如果用粤语一念,就发现“拉阔”的发音其实和“live”一样。所以“拉阔音乐会”就是“现场音乐会”的意思啦。

再如士多啤梨,如果你以为这是一种梨,那你就输了…

其实,人家是“Strawberry”呀…

菲林—film:胶卷

西冷—sirloin:牛的上腰部肉,牛排

曲奇—cookie:小甜饼干

外来词有趣的地方在于,他们不仅可以展现语言交流的点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门语言是如何接纳新词汇的。这也是语言的魅力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