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阳什姐姐:中国第一位藏族奥运冠军,迟到的金牌让她跑了10万公里

从青海河子乡的牧场出发,她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

1990年11月11日,青海省海北地区海盐县甘河子乡,已进入深秋,草原上的植被逐渐枯萎。牧羊人准备迁往下一个水草丰盛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无法繁衍。

在牧羊人宫宝拉布丹的家里,一个婴儿出生了。他们称她为切阳什杰,在藏语中是幸运和幸福的意思。她的出生对于海北州的草原来说是幸运的。

她6岁随父母放牧,9岁学会骑马。现在是牧场牧民。

海北少儿业余体校校长周小云是切阳什的第一任教练。那时,她跟周教练学了中长跑。当时,学校连正式的赛道都没有。每次她练习时,她都在外面走来走去。一群孩子在路上走着。奔跑吧,他们期待有一天能在更专业的赛道上奔跑。

切阳什姐姐也是其中之一。在周小云眼里,切阳什姐姐最大的优点就是“肯吃苦”。

然而,田径运动需要天赋。切阳什姐姐在中长跑项目上的天赋一般。即使她去了青海体校,也不是全校最优秀的。这只是在青海,全国的高手并不多。故事的转折发生在她16岁那年。这时,青海省体工队来到学校选拔学生。事实上,教练正准备检查另一个学生。怕学生紧张,他让切阳什陪着。结果出乎意料。切阳什姐姐成绩更好,就加入了青海竞走队。

16岁就开始快走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其实已经相当老了。女子竞走是中国的传统力量。当初切阳什姐姐遇到这个项目的时候,陈月玲和王丽萍在奥运会上拿到了金牌。那个时候,一个叫刘虹的球员已经名声在外,切阳什想要晋级也不容易。

切阳什在2010年全国竞走锦标赛中获得第五名,正式入选国家队。他从海北的草原走到了北京的赛道,从一个不会说汉语的牧民,走到了国家队队员。

为了留在国家队,切阳什姐姐每天都在刻苦训练。她明白自己无论是天赋还是训练时间都不如其他队友,要想赶上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比那些人更加努力。

当时,伦敦奥运会在即。2011年,比切阳什姐姐大三岁的刘虹包揽了几乎所有的女子竞走重大赛事冠军。已经赢了。

2012年3月,切阳什在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太仓选拔赛中获得铜牌,获得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她成为第一位入选奥运会的西藏运动员。单凭切阳什姐姐的战史。

然而,在奥运会开幕前,变故发生了。太仓比赛结束后不久,她就患上了股骨发炎。一周后,在她出现在伦敦之前,疼痛奇迹般地消失了。

2012年8月11日,身高5英尺9英寸(1.59米)的切阳什在伦敦女子20公里竞走的起跑线上比许多人矮。她数了数她的马尾辫,并不断做准备活动以缓解她的紧张情绪。

临行前,张福新教练摘下了她的配速表。这款手表是许多运动员的标准装备,使他们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配速和时间。但张福新还是很认可切阳什姐姐第一次认真跑步。至于等级不重要。

当时,刘虹是夺冠热门。至于她自己,用她的话说,“我不知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前八。”

21岁之前,她只有两份有竞争力的履历,最好成绩是韩国世锦赛第五名。没人管她会做什么,只有解说员说:“切阳什姐姐是我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藏族运动员。”比赛开始,刘虹和卫冕冠军卡尼什金娜冲进第一组,切阳什紧随其后分在第二组。”。

刘虹后来意识到自己被误导了。俄罗斯球员的战术是降低刘虹的体力。果然,她渐渐落后了。

后半段比赛,只有两名俄罗斯选手领先,但第三名却出人意料地跑了过来。切阳什姐姐紧跟前两位。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超越刘虹的,连终点线都没看一眼。计时结束后,教练告诉她,她以1小时25分16秒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获得了奥运会季军。

第一次登上领奖台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当时她还不知道,这两个俄罗斯人之所以能够如此凶猛地进攻,是“吸毒”的结果。

虽然只是一枚铜牌,但对于一个藏族人来说,却是史无前例的运动成就。她是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藏人,也是第一位获得奖牌的藏人。她被提名为2012CCTV年度体育人物特别贡献奖。颁奖典礼当天,在一众西装革履、身着藏族传统服饰的人群中,她格外引人注目。

从伦敦回来的时候,她记得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她只是不好意思地拥抱了所有的祝福,什么也没说。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父母去拉萨。那时候她是一个人。我一个月只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省里还给我发了30万元的铜牌奖金。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任何改变。

这个时候,切阳什姐姐还有更大的目的。如果伦敦是铜牌,四年后里约能成为金牌吗?“这个社会太现实了,每个人都会看金牌,我习惯了……因为我也是运动员,我们也会关注冠军,我拿了铜牌,但没有人请注意。”

但四年后,她面临了自开始竞走以来最大的危机。她在里约获得第五名。26岁的她失去了四年的努力,正处于事业的十字路口。四年后,她在东京30岁,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更重要的是,她错过了现在。

“我觉得太累了,真的不行,没必要。”她说,这是她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感到痛苦,以至于当她想到退休时,她觉得自己当时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但退役的念头在她脑海中转瞬即逝。她觉得只要自己还能出现在赛场上,就应该继续下去。尽管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但队友刘虹和卢修智还在。又一个新人站了起来。比她小6岁的杨佳玉,成为中国女子快走的新希望。切阳什姐姐还未登顶,就会成为前浪,唯一不落伍的方法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切阳什姐姐和杨佳玉对决麦芒。两人一直僵持到最后50码。一个肩孔。

杨佳玉扛着国旗享受冠军时刻,而她身后的切阳什则趴在终点线的栏杆上久久不肯离去。他们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那时,海北老家的父母看着女儿都是怜惜的。

2018年,她连续三届获得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冠军,一度位列世界第一。她也是当年国际田联挑战系列赛的年度冠军,但在更大的赛场上,她依然跑出了赛场上的“千年老二”。

“冠军可以谈梦想,谈汗水,谈泪水,谈挫折。亚军呢?有人会觉得你没有胜利,你不值得谈胜利。还有人会觉得你没有失败,你不能。”甚至记住你的失败。”言辞极为实在,无可辩驳。

2020年12月,她又获得一枚银牌,不过这次是8年前的排名。你还记得在伦敦的那场比赛吗?因为兴奋剂事件,银牌得主卡尼什金娜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当时,切阳什因训练缺席了颁奖典礼。那时,她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东京奥运会。

但她在比赛中仅获得第七名。很明显,她在国际比赛中又乱了套。接下来的全运会又是一枚决定性的银牌。这一次她距离冠军仅差17秒。

接受采访时,她坦言:“有人说这是我的宿命,但我不想要这样的宿命。”

她想过退休。5年前,她找不到归宿,5年后,她身心俱疲。她曾经挣扎过,相信过,最后却错过了。她说退休的念头只占她受伤的30%,精神疲惫是主要的。

直到2022年1月的一天,她突然不想退休了:“嘿,不,我还想继续努力。”

一个月后,她等了10年,终于拿到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由于伦敦奥运会冠军拉什曼诺娃也被发现吸毒,国际田联认证的金牌最终落到了最干净的切阳什手中。是对她14年跑步生涯最好的回报。很多媒体都吐槽过她,说如果十年前她拿了总冠军,切阳什姐姐拿到的奖金和代言费都在1000万以上。对于青海牧区的一个牧民家庭来说,这笔收入足以改变她的人生轨迹。放牧,只有姐姐搬到省城。

金牌在10年后找到了最干净的主人。切阳什姐姐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十年过去了,我的奥运冠军就这样迎来了。再次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很难过。高兴的是,我可以成为心中的冠军。”“我可以拿到奥运金牌。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我不会拥有,但我有勋章来证明自己。可悲的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冠军。我没有得到奥运冠军的光环,虽然光环是暂时的,但我想在那一刻拥有光环……”

集训队里她年纪最大,有些队员甚至比她小一圈,但切阳什姐姐还在路上。她的目标是今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以及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从第一位藏族奥运冠军,切阳什姐姐12年坚韧不拔、坚持不懈、蜕变的故事,是比冠军更好的励志榜样。

作为一名即将年满33岁的老将,坚持的过程其实是痛苦的。每天晚上她都需要针灸和按摩来缓解疲劳。由于长期服用安眠药,她的睡眠质量很差。为了摆脱毒瘾,她需要它。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入睡……

2023年3月30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中国竞走运动员切阳什获得伦敦奥运会20公里竞走金牌。半个月前,切阳什在全国竞走大奖赛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赛中再次夺得亚军,如今她已经和自己和解了。她在跑道上跑了15年,累计里程超过10万英里。

她为西藏运动员创造了无数记录。她的坚持,其实已经超越了她的成就,而是她对这次盛会无尽的热爱和怀念。私下里的她依然是一个善良勇敢温柔的女孩。一次一个朋友,网友发负面情绪,在网上打出了“尼玛”的口号。切阳什师姐回答说:“老师,我们藏语里尼玛就是太阳的意思。”

中国青年网:《迟到的金牌,失去的光环,切阳什姐:但竞走依旧美好》

南方人物周刊:《切阳什姐,你在担心什么呢?》

角色:《切阳什姐,金牌迟到十年》

现代快车:《这位中国姑娘,获得了迟来11年的奥运金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